HG SOLDIER-06  

什麼是三軍儀隊應有的「本位」?儀隊的精神與表演的核心又是什麼?這些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,不過我們可以多聽一些意見,好好思索。
以下是一位陸儀退伍弟兄對這些問題的看法:

 

  

 

  中華民國三軍儀隊,陸軍、海軍、海軍陸戰、空軍,合稱三軍四儀。

 
  筆者自民國89年至92年,於陸軍儀隊服役,96期中士退伍,在這之前,根本不知道何謂「儀隊」!
 
  服役期間,由於我個人風格突出,雖然不是槍法最好的那一個,但卻是少數高個子中,對於特技槍感卻是有一定程度的領悟。於民國90年七月決定簽下志願役前,發誓過一件事,我一定會竭盡所能的將槍法往極限藝術的境界推進,儀隊領域中有人自稱「槍神」,對我來說,根本沒有所謂的「槍神」,每個人的天份跟領悟力都不一樣,也只能說,有天份有資質,但年代的不同和時間的累積,一定有所差異,技巧和技術一定有所不同,所以無法比較,每個時期,都有自稱槍神的人才輩出,我很樂見儀隊界裡有不斷精進創新的後起之秀,但我更期待的是,每位同胞弟兄莫忘初衷,記得當初選擇儀隊這條路的熱血抱負,而不是像市井小民般將重心轉往先進快速的媒介煽動同袍,口誅筆戰;在我理念下,每一位上場表演的儀隊弟兄都是「槍神」。
 
  在我所學習到的認知下,如果一場表演,只需要一個人的話,那不叫儀隊,那只是在耍花槍的特技人員而已。「儀隊精神」最需要的是團結、合作,不是個人的英雄主義,「儀隊表演」最重要的是整齊、劃一,表現出最棒的默契和精神,所以我喜歡設計和編排表演,那是我簽下去志願役的唯一目的,我的夢想是,如果能我能排一場很棒的表演,那所有上場表演的弟兄,就都是「槍神」了。
 
 
 
  然而,隨著時代演進,漸漸的延伸出所謂的「舞台槍」,而「舞台槍」的目的,是因空間的侷限,而造成人數的限制,用最適合的人數及增加槍法的難度,來彌補人數的不足,讓畫面的可看性增加,更提升臨場的話題性。但這樣的形式,也不能完全耍帥到無限上綱,就算只有二個人,也應該要有絕佳的「默契」、完美的「槍線」才是,而「儀態」、「精神」更需要發揮的極致。

  表演形態的多元和話題性的增加,誓必為接下來表演的走向,但也要經過嚴密的評估和設計,來適用於各個單位、場合、氛圍及主題,所以現在要設計編排一場表演,已經無法再像以前,只要選好一首歌,把槍法配進去就好了。而觀眾的口味也越來越重,更需要很多視覺上的要求,我簡單的舉例,若現在的你,有「漫畫」和「動畫」來做選擇,我相信絕大部份的人還是會選擇「動畫」,因為我們的感觀,需要更大的刺激來滿足。
 
  以上講的是表演形態,所以每一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表演方式、風格和當時的軍中或者是社會上的風氣,而延申下去的就是軍種的問題,其實每個軍種都有自己的風格,最特別的就是陸戰儀隊,完全師承美國陸戰儀隊,有研究的一定知道差異性極大。

  單指陸、海、空三軍,可能一個相同的動作就會有三種不一樣的做法過程,但目的是一樣,所以其實三軍儀隊是無法比較的,只有風格的不同,沒有高低之分,當每一年三軍為了雙十國慶以及元旦,在中正紀念堂聯合會操時,整合的是槍法,但沒有整合槍法細部動作,若不仔細看,根本看不出來抬臂的位置差別,或者是槍法動作的頓點力道的差異。而現今,因為役期的問題,槍法動作的難度下降,但整齊度提高,這其實是一個極正向的改革!
 
 

  談到三軍儀隊的本位,其實是軍禮部隊,我們主要的是代表國家出軍禮,並不是表演,雖然社會大眾的迷思仍是操槍表演,但實際上出的軍禮比表演還要多,或許吧,用另一個角度看,表演只是一個輔助,而每年的元旦、雙十國慶的表演,只是一個訓練的成果發表。

  我再往下延申,台灣到目前還是有所謂的義務役,還未完全的募兵制,但役期已縮短,好壞與否,無法評論!但是在這一塊土地上,美麗的台灣寶島,身為中華民國國民當過兵或未當過兵的我們,若真的有戰爭了,在戰場上了,會分你、我、他嗎?會分陸、海、空嗎?就一個班、一個排、一個連、一個營來看,都應該是你、我、他的合作,更不要說中華民國的國軍部隊,應該是陸、海、空三軍的合作吧!
 
  每年的元旦、雙十國慶,就是三軍合作的最佳表現,各軍每年輪留主操、幹部集訓到聯合會操,就是象徵國軍的團結合作。

  最後我想表達的是,三軍的本位不應該是被操弄的迷思,而是要團結的共同體,都生長在這塊土地上,對我來說,軍種的差別,只是....當每位青年男兒,到鄉鎮區公所抽籤時,抽到的結果的差別而已,而回歸身份,我們都是美麗寶島上,為了自己的未來、家庭、生活、夢想和理想的中華民國公民而已!
 


  其實我當初最想抽到的是「空軍」和「海陸」,結果..........


陸軍儀隊中士退伍 96期 國 弘
arrow
arrow

    退儀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