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gun02_1

一把仿造禮槍的出現,不僅改變了自三軍儀隊創立以來約半世紀的退儀聚會傳統,也改變了許多退儀弟兄的人生。更重要的是,透過這把禮槍,三軍儀隊的技藝與文化有幸得以被保存下來,而儀隊精神也能再次發揚光大。

 

 

說到三軍儀隊,最常想到的就是精采的操槍表演,而對儀隊弟兄而言,禮槍不僅是最「重」要的裝備,也是服役期間最珍貴的回憶。三軍儀隊的禮槍早期為30步槍,到民國70年代初期開始改用M1步槍M1全名M1葛蘭特(M1 Garand),加上刺刀後總長約1.3公尺,重約6.5公斤,國軍的禮槍其鐵質部電鍍為亮銀色,木質部則為黑色亮面烤漆。多少弟兄流血流汗、日夜操練、吃苦當吃補,為的就是能讓禮槍在手中展現種種英姿,順利完成勤務,為自己、為國家帶來無上榮耀。不過要以嫻熟技術操作如此沈重的槍談何容易,因此當兵時一提起這把槍,弟兄都是咬牙切齒,恨不得一輩子都不要再見。但說來奇怪,退伍後大家最常帶著懷念之情談論的,也還是這把槍。

 

 

為了要重溫操槍的記憶,每個儀隊人退伍後免不了看到長條物品就拿來耍:掃把、球棒、雨傘是最常見的選擇,還有人特地去找學儀槍來用。但學儀槍太輕、重心也不對,還會翻槍面,總之手感就是不行。

 

 

有位老兵在玩遍所有替代品仍無法滿足於曾經拿過M1的手感之後,索性心念一轉:既然找不到合適的,乾脆自己做一把M1吧!只是在台灣打造一把M1談何容易,首先遇到的難題就是:上哪去找一把貨真價實的M1來參考比對?沒有真品要怎麼模仿?這好比無中生有,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。他只好四處尋找資料、向人請教,絞盡腦汁設計與研發,拿到樣品後,再憑藉服役時的記憶測試重心是否正確、重量是否合宜。如此歷經無數失敗,總算排除萬難,成功做出1:1的仿M1禮槍。這把禮槍的造型跟顏色與真槍殊無二致,重量及觸感也十分相似,操作時還能發出零件撞擊的清脆聲響,再裝上刺刀與槍揹帶,拿在手上把玩,就彷彿回到從前。

 

 

禮槍完工的消息一傳出,許多弟兄都興奮得摩拳擦掌、躍躍欲試,紛紛跟這位老兵聯絡,想要一睹新槍的真面目。於是在2010725日,幾位儀隊老兵齊聚中正紀念堂,滿心歡喜迎接這把得來不易的禮槍,玩了幾次之後,這個話題在退伍弟兄之間傳開,因此每次的聚會人越來越多,最後大批的槍做出來了,大家約在926日取槍,當天可說是「盛況空前」,因為很少看到這麼多不同軍種及期數的弟兄聚在一起。          20100918_01 20100918_04  

 

 

此後弟兄聚會的頻率及形式開始有很大的改變:從三軍儀隊成立的民國46年起到這把仿造禮槍出現的民國99年為止,在這長達半世紀的時間中,退儀弟兄的聚會不外是把同期或同梯約出來見面(而且要約上「一群」簡直難如登天),聚會內容則千篇一律是大談當年勇與當兵時有多操云云。但有了這把禮槍後,退儀弟兄的聚會無論是內容或形式都產生革命性的變化:由於不少弟兄因玩槍聚在一起,遂產生以操槍為主的新聚會型態——槍聚」。槍聚的人數不僅較多,組成份子也不再限於同期或同梯,而是跨越軍種與期/梯數,無形中打破了以往的聚會方式,真正實現「三軍四儀同為一家」的理想。大家在槍聚逐漸找回手感,熟習生疏已久的技術,聊天話題也圍著禮槍發展。有人回憶之前學的槍法、前後期學長學弟注意到對方在細節上的差異,更有不同軍種的弟兄藉機交流相互學習,彼此都受益甚多。透過槍聚,散落的槍譜慢慢拼湊出來,以為失傳的槍法紛紛出現,甚至連駐防動作都成為話題,間接成就了儀隊技術的傳承。meeting01 meeting03 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meeting02  

 

 

今日能有上述這些成果,仿造禮槍的誕生可謂功不可沒。而隨著越來越多弟兄加入,槍聚舉辦的次數也益發頻繁,到後來不僅發展為定期聚會,還從中正紀念堂延伸到全台各地,一點一滴凝聚退儀弟兄的向心力,把三軍四儀的弟兄團結在一起,從而產生了「退儀邦」這個專屬儀隊退伍弟兄的民間社團。隨著成員越來越多,對活動與服務的需求和期望跟著高漲,使得退儀邦能做的事相對增加:除了提供弟兄一個經常走動聯誼的空間,還可以開始為退役者提供服務、給現役弟兄多一點支持。到後來甚至在成員的努力下創立專業的民間儀隊表演團體,發展出許多表演與禮賓的精采形式,並試著將儀隊藝術推廣至校園,為保存儀隊文化與發揚儀隊精神盡一份心力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退儀邦1-1 

退儀邦1-2  退儀邦1-3  

 

因此可以這樣說:若沒有這把禮槍,退儀弟兄便難以聚集在一起,也就沒有今日的退儀邦,而要達到前述成就,幾乎等於是不可能的夢想。但由於這把禮槍的出現,讓做到的遠比不可能還要多。就像美國海軍陸戰隊著名的《槍兵信條》(Rifleman's Creed所言:「吾槍為吾摯友,為吾生命,吾必掌握此槍如掌握吾之生命」,這把M1禮槍不僅是退儀邦的根本,更賦予許多退儀弟兄不一樣的人生。

 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在社團發展的過程中,有少數空儀弟兄因想法不同逐漸分道揚鑣,自行辦理空軍的槍聚,雖然他們不來參加退儀邦的聚會,但看見他們在空軍槍聚中仍然拿著這把退儀邦禮槍展現空儀槍法,操到手痠也不願停,邊操槍邊眉飛色舞地討論服役時的往事,還是讓人覺得很欣慰,因為這無非再次證明禮槍對儀隊退伍弟兄的重要性。近來又聽聞這些弟兄想製作新款禮槍,而且在今年五月便可正式出品,對此退儀邦可說是樂觀其成。想當初第一把禮槍是在毫無奧援的狀況下,由一人獨自出資,先做出成品再提供給弟兄把玩;與此相比,現在要做新槍不僅有現成的可供參考,還能先跟弟兄收款,確保製作成本不餘匱乏,要做出品質更好的產品想必更容易。再加上新槍出品也能嘉惠無數弟兄,豈不是美事一樁?真心期望這些空儀弟兄能不負眾望,成功打造出一把好用美觀的新禮槍,讓玩槍的弟兄多一個優質的選擇。

arrow
arrow

    退儀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